支部党建|琶洲方舱医疗队临时党支部:党旗飘在一线,堡垒筑在一线,党员冲在一线

2022-12-1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才是真正的共产党人。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管的琶洲D20方舱里,党员医务人员积极响应抗疫号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用实际行动书写了新时代共产党人的精彩华章,让党旗始终在疫情防控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战“疫”中坚定信念

做冲锋在前的“急先锋”

      11月9日,中山一院接到上级疫情防控通知后,各科室党员积极主动报名,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坚守岗位、指挥调度,于当晚迅速集结近300人的医疗队进驻广州琶洲方舱医院。出发前,中山一院党委骆腾书记宣布成立医疗队临时党支部。

      医疗队队员、急诊科叶子医生在出征前表示,此次广州的疫情是新冠疫情以来形势最为严峻的一次,“作为一名党员和急诊科医务人员,积极战斗在抗疫一线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的决定也得到了家人们的大力支持!”她希望通过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与人民群众同心协力,早日战胜疫情,守护广州,保卫家园!

      9日晚,医护人员抵达入驻酒店后迅速集结队伍前往方舱医院进行布置,共同清扫地面、搬运物资、策划部署,10日晨6点迎来了首批约150余名轻症舱友入舱。临时党支部书记匡煜坤副主任医师在医疗队抵达驻地后,第一时间召集支部委员召开线上碰头会,梳理临时党支部党员人数并有计划地将党员分配到不同医疗小组,保障各个小组都有党员先锋队员能够起到小组带头作用。

      开舱后,匡煜坤书记及时召开线上党员会议,强调党员们要“干在前、争在前、冲在前”,把做好防控工作作为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的试金石,让鲜红的党旗在防疫一线高高飘扬。

 

image-20221214104441-1

中山一院琶洲方舱医疗队临时党支部书记匡煜坤在舱内向舱友耐心解释出舱标准

 

      一直奋战在前线的医疗队护理领队严凤娇护长表示:“我们想用最快的速度布置好方舱,在舱友入舱前把他们可能需要用的物品考虑到、布置好,让各位舱友住得安心、住得放心,住得舒心。”

 

image-20221214104507-2

中山一院琶洲方舱医疗队护理领队严凤娇护长在现场指导工作

 

      在抗疫期间,医疗队临时党支部以“战时思维、战时机制、军事用词,请慎用”谋划部署防控措施,有力有序地开展防疫工作,凝聚起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党支部各党员投身一线工作,舍身忘我、分秒必争,扛起先锋旗帜,熔铸起疫情防控斗争的强大精神内核。

 

战“疫”中担起使命

做坚守阵地的“主心骨”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抗疫一线,无论是党员干部还是普通党员,他们穿上防护服、戴上防护口罩和面屏就是抗疫前线的白衣战士,他们带头严守纪律、听令而行,带头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要求,带头做群众工作,以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展现了严明的自律意识和表率作用。

      “指挥部就要建到听得到炮声的地方去。”中山一院副院长朱庆棠教授如是说,也践行着这一思想。自11月23日朱庆棠副院长加入方舱抗疫团队以来,他与各系列人员交流、梳理各项工作流程、与不同班次队员一起进舱调研、督查,坚持必须在第一线收集第一手资料,现场发现一个问题,立即解决一个问题。他首先组织解决了困扰舱内半个月的垃圾处理问题,解决舱友们衣食住行的困难,加强对特殊人群的管理,同时关心关怀医疗队员的后勤保障,体现了党员干部的担当,在党员群众中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

 

image-20221214104547-3

中山一院副院长朱庆棠教授与医疗领队匡煜坤副主任医师现场勘查方舱二楼

 

      12月6日,有位患者表示他有明显的牙痛及头晕。江竞舟医生为其测血压,显示达到了180/110mmHg以上。患者告知他有高血压病史,江竞舟医生立即为他增加了降压药物控制剂量。由于少数急性冠脉综合征可表现为单纯牙痛的症状,江竞舟医生谨慎起见为其做了心电图以进一步了解病情。该患者心电图未见异常,江医生松了一口气,患者后续高血压也逐渐被控制。

      江医生说,在方舱医院内,需要提起警觉性,尽量做到对危、重症患者的早识别、早治疗,必要时立即予以转运,不能因为医疗条件的限制而耽误了患者的诊治。他表示,作为入党积极分子能够参加这次保卫家园的任务非常自豪,希望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战中,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保障舱友们的生命安全。

 

image-20221214104614-4

入党积极分子江竞舟医生为有牙痛症状的高血压患者做心电图排除急性冠脉综合征

 

      方舱里有一个特殊的群体是整个医疗队的“安全卫士”,他们就是感控员。感控组在极短的时间内,快速实现了人员培训、硬件改造、流程制定,感控队员们在有限的时间和艰苦的条件下,一步步努力突破桎梏,守护着在方舱内工作的每一位队员。黄天雯护长在抵达驻地酒店后马不停蹄地对驻地酒店及方舱进行实地考察,根据实际情况优化区域设置、创新分区模式、细化流程路线,制定出了一套贴近实际、效果显著的感控流程和标准,有效保障了全体队员的安全。

 

image-20221214104637-5

朱庆棠副院长和黄天雯护长在舱外对保卫人员进行职责与感控意识的调研和培训

 

      在前线的他们,时刻用行动践行使命,同时以科学的救治方案、精湛的医术,保证了舱友们的生命安全,彰显了共产党人危难关头敢担当、勇作为的为民情怀和过硬素质。广大党员以自己的担当作为树立起一座座标杆、一面面旗帜,凝聚起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

 

战“疫”中为民服务

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忧,全心全意为舱友服务是融入舱友群众的“金钥匙”,也是党员们的责任所系。党员同志和全体队员时刻谨记肖海鹏院长、骆腾书记的嘱托,一边保障好舱友们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一边深入了解舱友的特殊需求,为过敏患儿送水果,为婴幼儿准备奶粉、尿不湿,为哺乳妈妈设置母婴室,为学生设置学习室,在广州一夜入冬的前夜给舱友们送上防寒衣物……党员同志们注重收集舱友的迫切需求,关心关怀舱内的每一个人。

 

image-20221214104704-6

党员同志为宝宝送上急需的尿不湿

 

      “真的谢谢你们!”王女士对护士李嘉思说道。王女士是晚上11点带着儿子小宇办理入舱的,考虑到小朋友需要早点休息及方便王女士日常照顾,接诊护士党员杨刘兰同志和党员蒋慧同志迅速为其安排了靠过道的上下铺床位,并将日常用品备好放置床旁,同时向其介绍了床边舱友,消除了他们的紧张情绪。

      第二日,管床护士李嘉思巡房过程中发现王女生在床架上晾晒被子,经过了解发现,原来是小宇没忍住尿床了,王女士又不好意思麻烦医护人员,所以才将被子搭在床架上晾晒。护士李嘉思看棉被湿了一大片,迅速从护士站拿了一床新棉被给其换上,王女士连连道谢。

      一线的党员同志们时刻保持与舱友群众沟通交流,了解舱友群众所思所想,切实解决疫情带来的生活上的不便,精神上的烦扰与紧张,始终把舱友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image-20221214104734-7

管床护士李嘉思为舱友送上新棉被

 

战“疫”默默奉献

做前线战士的“小棉袄”

      争做战疫“先锋队”,当好寒冬“点灯人”。除了抗疫第一线,后勤处和医学工程部的党员同志们也积极投身于抗疫保障工作中,成为一线抗疫同志的守护者。他们24小时应急待命,细心为医疗队员们准备所需物资;他们为医疗队的衣食住行保驾护航,为医疗队安全防护提供有效保障。他们说:“疫情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是我们所有人的事情,我们全力以赴,做好安全保障,让大家感到安心、放心!”

 

image-20221214104758-8

保卫部林指山副主任与周寅初老师在舱外张贴交通安全警示标识

 

image-20221214104825-9

为了让夜班医疗队员及时穿上御寒外套,后勤处陈培杰老师带领物资供应团队凌晨清点发放物资

 

      他们在大考面前舍小家、为大家,把党和人民的利益高高举过头顶,把投身疫情防控工作作为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的磨刀石,始终以冲锋的姿态、战斗的状态,充分彰显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英雄本色。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危急关头、在关键时刻,广大党员就是要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危险的地方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扬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的精神,全力筑牢疫情防控安全防线,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让“党旗飘在一线,堡垒筑在一线,党员冲在一线”。

 

(来源:琶洲方舱医疗队临时党支部)